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顾功垒:稻米和接地气

  • 农专齐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517
  • 回复:1
  • 发表于:2014/5/14 16:36:42
  • 来自:河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灵寿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石塚沙矢香用上海旧碗来承接稻米捻成的米线,创作了这部作品《稻神》。(顾功垒摄)

顾功垒

gugl@sph.com.sg

中国早点

海上海

上周日下午去上海外滩的艺术门,参加日本新晋艺术家石塚沙矢香(33岁)在日本之外的首个个展——生生不息的开幕酒会。

石塚沙矢香2004年毕业自日本女子美术大学,其装置作品以陈旧的日常物品为主,将他们用线相连接并悬浮于空中,迸发出交织生命的脉络感。

此番她为上海的展览创作的《稻神》,前后花费了一年半时间。一粒粒圆润的稻米被捻在金丝银丝线上,4200根米线疏密有致地从画廊的天花板垂落,给人以静谧感。石塚沙矢香还从上海古董旧货市场收集旧桌子、旧碗和米缸,承托这些垂落米线。

石塚沙矢香的同名作品曾在日本高质量稻米产区之一、越后的老房子里展出过,为此她和稻农一起生活了半年,和他们一起耕种,研究稻米的生长过程。

她告诉我,稻米是生命的种子,是食物之本。人与稻米亲近,有着生存文化的重要相通。而她选择以上海的旧货来盛接“米线”,是希望在上海生活的观者,看到这些作品后,会萌生回到家的亲切感。

当然,整个展览中,石塚沙矢香也保留了一些日本文化元素。例如,她把从日本朋友处搜集来的五颜六色、长短不一的筷子黏在木板上,做成作品《基因》,吸引不少观者在作品前拍照留念。

艺术门大概是在两年前和石塚沙矢香接洽,邀请她到上海来办展。这种办展“接地气”和适度保留自身文化特质的融合,表现得自然又不做作,带出作品的质朴。

观展时,和一位素不相识的年轻法国男士交谈。他曾在北京学习中文,后来到重庆教了两三年法语,再回法国工作,近期又到上海当艺术经纪人。不到几分钟,我们三个一会儿说华语,一会儿讲英语,偶尔朋友还和法国男士交流几句简单的法语问候语和发音,气氛轻松自然。

同往的新加坡友人告诉我,他不久前在中国三线城市参加一个论坛,一位德国商务参赞不仅以流利的华语发表大会主旨演讲,还能用英语跟他沟通行业内情况,转个身再用德语和同事们聊天,娴熟的语言转换和掌握能力,令他甚为佩服。

其实今天到中国寻找商机和留下来生活的外籍人士,多数已不再停留于双语,而是三语,甚至更多地方的语言。新加坡的双语和双文化,在中国崛起后是否还称得上是“优势”,是我们常聊起的一个话题。

新加坡当年推行双语政策,培养出本地人的双语意识;今天如果继续躺在过去的成绩上,恐怕优势的丰盈度会逐渐降低。

在上海接触过不少在中国安“家”超过十年的新加坡人,他们用方言和新加坡式英语私下聊天;一上饭桌,就能和中国的合作伙伴及官员们侃侃而谈,聊祖籍、谈历史,对电视台的综艺节目评头论足。

这种自在,是觉得方块字难学的新加坡学生所无法体会的;而怎么让新加坡的年轻一代自己有所领悟,却不是学校或社会团体组织几趟中华文化浸儒之旅,就能马上转变的。

曾有猎头专家跟我说,很多跨国公司如今找“中国通”,开出的条件是“至少有五年中国生活”阅历,而不是飞进飞出的商务人士。因为这些懂得解决生活琐事的人,更能理解本土规制、文化和办事风格。

双语、双文化,看来我们还得再多接一点儿地气
  
  • 幽邈隐客
  • 发表于:2014/5/14 17:50:18
  • 来自:河北
  1. 沙发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(0)
(0)
  
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,不再提供回复功能,请勿尝试回复!!
"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