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老人的故事第一期————【我家三代人的故事】(一)

  • guest6741161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3831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3/12/27 11:17:02
  • 来自:河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灵寿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一、我爷爷



    今天是我爷爷的忌日,吃早晨饭,父亲约上我去给爷爷上了坟,烧了纸摆了供品,我们俩人谁也不说话,默默的做完了一切就回来了。

对于爷爷的事我思想上一直有结,想不透。土地改革的时候爷爷被定为了地主分子,让我以后升学找工作受到了株连。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当中又被定义为了现行反革命,被政府镇压,枪毙了,又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。理智的想想却也怪不得爷爷。过去的农民谁不想过好日子,可过好了就成了地主,至于后来怎么成了反革命,我是亲眼目睹。关于爷爷的事在我心中一直是个结。早想写出来又怕引火烧身,自讨苦吃。

    如今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歌舞升平,提倡实事求是的作风,再不像以前大搞阶级斗争,弄得谁也不敢说实话,装着笑脸说假话。又看到各大媒体报道什么什么地方什么什么人办的大工厂、开了大饭店、搞了什么大型养鸡场、做了什么大买卖,就连台湾的资本家也可以到大陆来办厂。这些人成千百万的挣钱,雇着许多人给他打工,这和过去的地主雇的长工相比到是小巫见大巫了。

    在我刚记事的时候,爷爷早已经成了地主分子,和奶奶单独住在一个小院儿里,奶奶一见到我们几个孩子到小院儿玩,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舍得拿给我们。虽然当时奶奶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,还嘘寒问暖非常可亲。爷爷从不说话就会坐在桌子边上喝水,吸烟。吸那个带着很长烟杆的铜烟锅,几乎整天不说话,阴沉着脸,在我们玩的高兴,大声吵闹的时候,冷不防大声训斥几句,话虽不多但特吓人。这时候奶奶就赶紧过来安慰我们,一边埋怨爷爷几句,他从未辩解,照样旁若无人地吧嗒吧嗒吸他那个铜烟锅。后来我们长大懂事了,奶奶才像讲故事一样把爷爷的事讲给我们。

   在县城与山区之间的丘陵地带有一个叫王家庄的村子。村里土地贫瘠人烟稀少。有个叫王成的,老两口和未出嫁的三女儿玉娥一家人三口。玉娥就是我后来的奶奶,她不像他那两个已经嫁人的姐姐那么温柔美丽。长得五大三粗说话粗门大嗓,玉娥从小就不爱做针线活儿,跟着父亲在地里干农活,练就了一副好身板,过去农村姑娘长到十二三岁就该缠脚了。可她就是不让缠,白天给她缠上晚上她就偷偷的解开了。反复多次,母亲那她也就没办法了,说“长双大脚一个闺女家长大了找不到婆家。”玉娥笑嘻嘻地说:“找不到婆家更好,我伺候你老俩一辈子。咱家怎么也是没有小子,就当我是小子好了。”玉娥长到十七八岁,地里的粗活儿、重活儿、脏活儿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成了种地的好把式。父亲王成年岁逐年增大,干活以大不如前。玉娥成了家里的顶梁柱,比平常小伙子都强几分。老两口也舍不得玉娥找个婆家离开他们。就放出话来要找个倒插门女婿,那个时候农村风俗,凡事倒插门女婿的要改姓女方家的姓,废掉自己原来的姓,是被人看作没出息、是下三滥、是窝囊废一个。

   玉娥18岁那年还真说妥了,有人愿意做倒插门女婿。男方是县城附近一家李姓人家。据媒人说,这家孩子多四个孩子都是小子,家境贫寒,都打着光棍,老四今年都十七了,愿把老四嫁过来,小名就叫李老四(就是我爷爷)。王成老两口非常高兴中心媒人。并且放出话来要大操大办排排场场的把女婿娶过来。王家在村儿里虽说不是最富但也有了名的殷实人家,比一般人家要好得多。但是那天一大早街里就挤满了看热闹的人,事前好几天就看好了日子,连下轿的时刻都是选好的,在辰时。都想看看这难得碰上一回得娶女婿的稀罕事。时候未到,鞭炮齐鸣,娶亲的队伍走进了村子,在人们的围观中缓慢行进,前边是笙箫唢呐,紧接着是三套大骡马拉得流光溢彩的华丽丽轿车。辰时,姑爷准时下了轿车,一身新娘子打扮,花袄花裤连脚上也穿着一双硕大的绣花鞋,大红盖头,样子显得十分滑稽。犹如一只浓妆木偶被人家牵进了院门,和娶新娘的阵式一模一样。所不同的是新人进门不是先拜天地而是面北而立,口中念道:小子无能,改名换姓,任劳任怨养老送终咯。接着才拜天地入洞房。
明天继续更新,敬请期待。


老人的故事第一期————【我家三代人的故事】(二)
  
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,不再提供回复功能,请勿尝试回复!!
""